一是织密“智能预警网”,抢占防灾减灾“先手棋”。针对全市28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,已布设自动化监测仪155处,同步向上级申请新增127处,实现监测网络全域覆盖。联合气象部门建立24小时动态会商机制,精准推送天气预警信息,为群众避险转移争取“黄金窗口期”。
二是筑牢“排查防护盾”,打好隐患整治“主动仗”。对所有隐患点开展“拉网式+地毯式”排查,聚焦高陡边坡、切坡建房等重点区域开展“靶向”研判,量身定制“一点一策”防范方案,确保风险隐患动态清零、不留死角。截至目前,拟新增2处隐患点已完成调查并按程序申请纳入监管。
三是激活“应急快反链”,跑出抢险救灾“加速度”。修订完善应急预案,组织各镇自然资源所开展应急演练286场,对526名监测员、巡查员进行专题业务培训,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。近期成功处置突发险情5起,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45人,实现“零伤亡”目标,牢牢守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底线。